孤独症康复网2025-09-20
孩子说话有这4种表现,可能是语言障碍,家长别大意!语言是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能力。当孩子出现语言障碍时,及早识别是关键。
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理解和/或表达语言方面存在显著困难,其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正常水平,并影响了日常沟通和学习。它可能由听力损失、智力发育问题、自闭症谱系障碍、特定性语言损伤等原因引起。
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,若出现多项标志,应提高警惕:
1、语言理解困难(听不明白):
到了1岁,对熟悉的名称(如“爸爸”、“奶瓶”)或简单指令(如“看”)无反应。
到了2岁,不能听从简单的日常生活指令(如“去拿鞋”、“拍拍手”)。
到了3岁,难以理解“是什么”、“在哪里”等简单问题,无法识别身体主要部位或常见物品图片。
2、语言表达落后(说不清楚):
开口晚: 超过1岁半仍没有有意义的单词(如“妈妈”、“要”);超过2岁词汇量不足50个,不会说两个词的短语(如“妈妈抱”、“吃饼”);超过3岁仍几乎不会说句子。
词汇量少: 使用的词汇远少于同龄人,句子简短、空洞,频繁使用“这个”、“那个”指代。
语法错误: 句子结构混乱,词序错误(如“饭吃饭”),难以正确使用“的、地、得”、“了、着、过”等虚词,人称代词混淆(分不清“你、我、他”)。
3、语音清晰度问题(发音不准):
超过4岁,说话仍然含糊不清,大量发音错误,导致陌生人完全听不懂。
存在严重的构音障碍,如省略词首或词尾的辅音(如“吃”说成“i”),或用另一个音替代(如“g”发成“d”,将“哥哥”说成“的的”)。
4、沟通交流障碍(不会用):
缺乏与人沟通的兴趣和动机,很少通过眼神、手势、声音来引发互动。
即使有语言,也难以维持对话,总是重复别人的话(仿说),或答非所问。
不会通过语言来表达需求,而是直接拉大人的手去拿想要的东西。
重庆儿康语言障碍康复训练温馨提醒:每个孩子发展速度有个体差异,但若出现上述明显预警信号,尤其是理解能力落后,家长切忌抱有“贵人语迟”的侥幸心理。科学的做法是及时寻求专业帮助,进行全面评估(包括听力、智力、语言等)。
注明: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。